簡介: 李多奎(1898~1974),京劇演員,原名萬選,字子青,原籍河北省河間縣。幼年進慶壽和科班學藝,先學老生。變聲后曾學拉胡琴。嗓音轉好后,經(jīng)建議改習老旦。后拜以做工見長的老旦藝術家羅福山為師,正式改唱老旦,并經(jīng)常向龔云甫請教。據(jù)記載,他第一次以老旦演員登臺公演是1923年搭程硯秋 更多>
李多奎(1898~1974),京劇演員,原名萬選,字子青,原籍河北省河間縣。幼年進慶壽和科班學藝,先學老生。變聲后曾學拉胡琴。嗓音轉好后,經(jīng)建議改習老旦。后拜以做工見長的老旦藝術家羅福山為師,正式改唱老旦,并經(jīng)常向龔云甫請教。據(jù)記載,他第一次以老旦演員登臺公演是1923年搭程硯秋的班社,在北京中和園演出《釣金龜》。
1925年首次到上海演出,與金少山合演《斷太后、打龍袍》,被稱為“雙絕”。在以后將近40年的演出生涯中,他曾經(jīng)與王又宸、高慶奎、馬連良、譚富英、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章遏云、金少山、裘盛戎等名角同臺演出。
其擅演劇目有《釣金龜》《行路哭靈》《望兒樓》《太君辭朝》《滑油山》《三進士》《遇皇后》《打龍袍》等,是繼龔云甫之后,影響最大的老旦演員。
50年代后,李多奎參加北京京劇團,與裘盛戎創(chuàng)演的一出小戲《赤桑鎮(zhèn)》,受到觀眾歡迎,成為京劇花臉、老旦對兒戲的保留劇目。晚年在演出之余,經(jīng)常給登門求教的學生說戲。
李多奎的唱工藝術深得“龔(云甫)派”真?zhèn)?。龔云甫晚年因健康原因很少演出,李多奎延請了龔云甫的琴師陸彥庭操琴,向他學習了許多"龔派"演唱藝術,并且沿著龔云甫創(chuàng)作思路和方法,根據(jù)自己的嗓音條件,逐漸創(chuàng)出了自己的"李派"風格,進一步發(fā)展了京劇老旦的唱腔藝術。
京劇老旦是一個后起的行當。早期的老旦演員多由老生改行,或由老生兼演。唱腔唱法與老生比較接近,缺乏行當個性。龔云甫對老旦的演唱藝術作出了奠基性的貢獻。他確立了老旦唱念“雌音”與“衰音”結合的聲音造型,又吸收青衣唱腔旋律創(chuàng)作老旦新腔,進一步增強了女性特征,也使行當個性逐漸凸現(xiàn)。
李多奎繼承了“龔派”的思路與方法進一步開掘。他的嗓音不僅“雌音”、“衰音”俱備,而且特別宏亮、蒼勁,他壯年時期的唱片《滑油山》《目連救母》《雪杯圓》《四郎探母》等唱段比較充分的反映了他的聲音特點。李多奎也繼承了龔云甫的創(chuàng)腔方法。像《甘露寺》中的[西皮原板]“大罵畜生少計謀”一句,就是從小生[娃娃調(diào)]唱腔借用過來的。同時又經(jīng)過加工、潤色,使之合乎劇情戲理,呈現(xiàn)出本行當?shù)奶厣F渲?ldquo;少”字的音區(qū)很高,用來表現(xiàn)人物氣憤、大罵的神情;“畜生”的“生”字,以有力的噴口吐出,隨即歸入鼻音,則是老旦特有的唱法。再譬如,李多奎[二黃散板]中的名句,如《釣金龜》中的“小張義在一旁他不睬不聞”和《哭靈》中的“再不想送兒到那枉死城”,最后四字的長拖腔,據(jù)說就是從吸收老生“孫(菊仙)派”的唱腔創(chuàng)造出來的,而《哭靈》的[反二黃慢板]就吸收了不少青衣的旋律。這樣多方面的吸收融化,大大豐富了老旦的唱腔。
李多奎的嗓音宏亮寬厚,音質(zhì)飽滿,高低音都好;氣力充沛而且善于運用。在龔云甫唱腔的基礎上,他充分發(fā)揮了咬字真切、噴口有力的優(yōu)長,加強了唱腔的力度,逐漸發(fā)展出了一種黃鐘大呂、蒼勁挺拔的風格。他在《四郎探母》中有一個小唱段,其中一句[導板]“一見嬌兒淚滿腮”,“腮”的“嘎調(diào)”扶搖直上,劇場演出每每掌聲四起。下面緊接大段速度較快的[流水],一氣呵成,表現(xiàn)人物百感交集、絮絮叨叨神氣極其貼切,成了一個名唱段。二三十年代就錄制了3次唱片,五十年代又有數(shù)個演出錄音。一種“樓上樓”的唱法,即在“腮”字的高腔后加襯字“吶呃”再翻高。下面的[流水]節(jié)奏愈快,氣息愈見勻停而且字字清晰,其中還有兩個很長的“鑲嵌句”,也安排得勻稱妥帖;而“削發(fā)為僧”,“僧”字在噴口更是遒勁有力,展示了高超的演唱技巧。
李多奎高腔唱得蒼勁挺拔,低腔更能委婉沉著。他演唱的《望兒樓》,就是一反他通常實大聲宏、高亢嘹亮的特點,大段[二黃原板]幾乎沒有一句高腔,反而使用了許多盤旋下行的低腔,而且在聲音處理上更多的使用了蒼老的“衰音”,來表現(xiàn)一位年邁的母親思念遠方兒子一往情深的感情。而像《哭靈》中的[反二黃]更是音域?qū)拸V,音程的起伏跳動很大,時而低沉,時而激越,表現(xiàn)了“白發(fā)人反送黑發(fā)人”那種人間最為傷心的情感。
李多奎演唱藝術豐富的表現(xiàn)力和巨大的感染力,使他成為三十年代以后京劇老旦的杰出代表。后起的老旦演員大都師法“李派”演唱藝術。因此,他從1925年起直到“文革”開始的將近40年時間里,留下了大量的音像資料,許多都是廣為流傳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