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 九酷音樂網(wǎng) > 張?zhí)旄Ω枨?/a> > 秋收起義

秋收起義

為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紀念“秋收起義”90周年,由湖南省文聯(lián)牽頭,中共長沙市委、長沙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大型組歌《秋收起義》交響音樂會”于7月27日晚在長沙音樂廳震撼上演。由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國家一級指揮肖鳴與湖南交響樂團,攜手湖南師范大學天籟合唱團、中共軍委政治工作部歌劇團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黃華麗、中央歌劇院女高音歌唱家尤泓斐、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男高音歌唱家張?zhí)旄Α⒅袊鑴∥鑴≡耗懈咭舾璩以?、中央民族樂團青年歌唱家王紫菲、湖南省歌舞劇院合唱團副團長王耀宏、男中音歌唱家陳剛、湘籍青年歌唱家胡琳、90后新聲代侗族歌手王馨和湖南交響樂團附屬九歌男聲合唱團歌唱家賀繼 、周小勇、彭沛、陳豐等演出?!恫煌鸪跣摹酚蓮?zhí)旄Α⒂茹逞莩?,《主沉浮在今夕》由張?zhí)旄ρ莩? 大型組歌《秋收起義》由“序曲、三大樂章、尾聲”三大板塊構(gòu)成。擔任本次大型組歌《秋收起義》編劇和主要作詞的是湖南省原政協(xié)副主席、省文聯(lián)原主席、國家一級作家譚仲池。 譚仲池出生在瀏陽,“秋收起義”的故事他從小就耳聞目染,要他編劇,一些生動情節(jié)他可以信手拈來。但是,這次譚仲池同志先后三次回瀏陽,到“秋收起義”紀念館與工作人員同吃同住一個多星期,重新查閱史料300多冊,寫下厚厚三大本筆記。對歌詞他先后七易其稿,直到全體劇組的同志滿意為止。 在整個組歌中,編劇共講述了11個真實的動人故事。比如:《沈家大屋的燈光》講述毛委員在湘江邊的沈家大屋主持召開湖南省委第一次緊急會議,確定湖南“秋收起義”整體方案和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重大思想的真實故事;《揮手從茲去》則以楊開慧的口吻,講述毛澤東同志為中國革命這個“大家”而顧不上自己“小家”的故事。 參與創(chuàng)作的三位作曲家分別是:省文聯(lián)副主席、省音協(xié)主席、國家一級作曲鄧東源;省歌舞劇院著名作曲家楊天解;湖南師大音樂學院副教授、作曲家唐勇強。 作為本次組歌音樂執(zhí)行總監(jiān)和對音樂創(chuàng)作負牽頭責任的鄧東源,有自己獨到的創(chuàng)意和精心安排。他的理念是:突出組歌的現(xiàn)代交響性,緊扣“秋收起義”歷史事件一個完整的戲劇結(jié)構(gòu),實施合理的篇章布局,全篇作曲講究“巧妙”二字。 巧用民族樂器是組歌《秋收起義》的又一特點。嗩吶是長沙、瀏陽一帶用得最多、最廣泛的地方樂器之一,《秋收起義》組歌用三把嗩吶開頭,堪稱一絕。竹笛在客家山歌中運用廣泛,本次組歌中也被多次用到。 鄧東源外婆家在瀏陽,從小就